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形成性考核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狭义的科学指的是(? ? ? ?)
A.工程科学
B.社会科学
C.现代科学
D.自然科学
2.对于科学的定义,有多种角度,但以下哪个从来没有成为过阐述科学定义的角度(? ? ?)
A.科学是对未知的敬畏??
B.科学是探究过程
C.科学是态度价值观
D.科学是知识体系
3.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现了第一次改革浪潮,这一时期强调分科教育,主张让所有人都学会基本原理、概念等,因此这一时期又称为(? ? ? ? ? )时期。
A.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
B.作为探究取向的科学时期
C.综合课程
D.科学的大众
4.以下哪一点不是现代科学教育的特点(? ? ? )
A.在教育目标上,现代科学教育不仅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而且训练人的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提高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等
B.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C.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性,让学生动手、动脑,参加实践活动并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情感和态度
D.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让儿童完全模仿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从小就能体验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 这说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 ? )
A.培育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
B.培养学前儿童的科学技能
C.提升学前儿童的科学思维
D.加强学前儿童的科学氛围
6.(? ? ? ?)认为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在已有科学认识基础上,通过自身与客体(环境)的主动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探究)而实现的,他们通过对周围世界的不断感知、观察乃至动手操作,完成对科学的探索与发现。
A.马卡连科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7.我国机构化、制度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肇始于(? ? ? ?)
A.清朝末年
B.民国初年
C.解放初期
D.改革开放时期
8.提倡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选取教育内容,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科学课程体系的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是(? ? ? )
A.陈鹤琴
B.陶行知
C.杨贤江
D.张宗麟
9.以下不是儿童朴素理论基本观点的选项是(? ? ?)
A.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的性质??
B.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发展的特点
C.儿童同伴群体之间形成了朴素理论的 科学共同体
D.儿童的科学认识必须要经过大人的指导
10.强调 科学和工程实践 核心概念 跨学科概念 等内容的是(? ? ? ?)国的科学教育体系。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挪威
11.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在( ??)基础上,通过自身与客体(环境)的主动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探究)而实现的。
A.已有科学认识
B.自我观察
C.成人指导
D.核心经验
12.1932年10月,当时的教育部门正式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将有关科学教育的内容纳入(? ? ?)(1936年更名为 社会与常识 )课程当中,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确认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体系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
A.格物与致知
B.常规与习得
C.社会与自然
D.测量与科学
13.《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于2012年10月颁布,该《指南》强调儿童的科学学习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 ??? ?)
A.科学认知
B.数学认知
C.常识认知
D.心理认知
14.日本2018年出台了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新纲要延续了原有大纲对教育内容所做的划分,其中与科学教育相关的领域是(? ? ??)
A.人际关系
B.健康
C.表现
D.环境?
15.杜威认为,儿童具有四类本能、兴趣或冲动,其中(? ? ? ?)方面的兴趣与儿童科学教育密切相关。
A.谈话或交际方面的兴趣
B.探究或发现东西方面的兴趣
C.制造东西或建造方面的兴趣以及
D.艺术表现方面的兴趣